浙江传媒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设有摄影、戏剧影视美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产品设计等5个专业。
专业特色鲜明,拥有“摄影”省级特色专业和“摄影”、“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两个校级重点专业。学院在国际交流方面优势突出,学院与英国考文垂大学合作举办的“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为我校首个经教育部资格认定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还开展了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与韩国光州女子大学的“2+2”双学位合作项目。在学科建设方面成果显著,拥有国家双语示范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教师主持参与省级以上教改项目6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21项,主持省级大学生校外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项、主持省级创新实验区项目(课程改革)3项。在硬件设施建设方面成效明显,拥有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设的“视觉艺术教学实验平台”、“视觉交互与模拟空间实验室”以及“服装设计与造型实验室”、“饰品与美容设计实验室”、“摄影综合实验室”等,实验设备资产总值近1000万元。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8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4人、博士11人(其中博士后3人)、在读博士5人。学院拥有“教育部高等学校美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省151人才工程培养人员”、浙江省造型艺术青年人才培养“新峰计划”人才等一批优秀的教学、科研、创作人才。教师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意大利A设计奖”、“省电视牡丹奖”、“省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家”、“省五个一工程奖”、“省‘三育人’先进个人”、“省家庭事业兼顾型先进个人”、“全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省优秀教师暨省高校优秀辅导员”、“省好支书”、“省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先进个人”等一批省级以上奖项;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一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学院获得“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省‘三育人’先进集体”、“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等荣誉。
学院依据学科发展的趋势,从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和对外合作两条路径寻求突破,建有浙江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浙江传媒学院—桐乡市濮院羊毛衫市场管理委员会文创实践教育基地”,先后成立了校级协同创新中心“工业设计协同创新中心”和“浙江传媒学院(濮院)创意设计工作站”、“浙江传媒学院·英国考文垂大学联合设计·创意与管理中心”等协同创新机构。学院承担了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项目“运河影像志”、“博物馆视觉文化形象创意设计”等一批横向课题,组织了“‘徐肖冰杯’全国大学生摄影双年展”、“第二届舞美灯光设计国际论坛”、4届“丽水摄影节·国际高校摄影联展暨摄影教育论坛”、“‘菊’中国大学生创意设计大赛”等大型学术会议、展览,作为秘书处单位组织承办了5届“浙江省大学生摄影竞赛”。学院专业教师担纲了《罗曼蒂克消亡史》、《我不是潘金莲》、《道士下山》、《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红日》、《红楼梦》等一批具有全国、国际影响力的影视、戏剧作品的美术设计及服装设计。
设计艺术学院积极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习实践平台,建有青年创业孵化园,推出“彩虹云梯”专业实践服务工程、“创业生存训练”等学生实践项目。《“移动三脚架”:让爱更有力量——浙江传媒学院以“立德、立学、立人”为目标打造影像文化》项目荣获教育部第八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二等奖,“影行定格·行走中国”浙江传媒学院移动三脚架影像传播文艺志愿服务活动获中国第二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移动三脚架”实践团队荣获团中央学校部“圆梦中国,公益我先行”全国“先进团队”、浙江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所培养的学生有较强的创新、创业和创作能力;毕业生的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创业率、专业对口率、起薪水平等指标保持较高水平。学生在国家级、省级专业竞赛中屡获佳绩。2017学年,有300余项学生作品在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以及其他专业竞赛中争金夺银。
专业介绍
1.摄影专业(本科,学制四年)(非美术类)
本专业为浙江省“十二五”、“十三五”特色专业和校重点专业,在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专业排名中:2015年、2016年、2017年连获5星评价、位列全国第二。本专业一直秉持“保持特色与创新发展相结合”的建设思路,在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理论素养培育、创作创新能力提升上形成优势,逐渐形成“务实并追求卓越”的办学风格。通过举办“‘徐肖冰杯’中国大学生摄影双年展”、“浙江省大学生摄影竞赛”、“丽水摄影节国际高校摄影联展暨摄影教育论坛”、组织参加国内外的专业展赛,形成了专业的美誉度和知名度。本专业拥有优秀的教学团队,还聘请了陈小波、王保国、傅剑锋、李楠等业界专家为客座教授,并与英国创意艺术大学等国外高校开展联合课程、联合展览、外教工作坊等合作。
本专业培养能主动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科技与文化艺术事业发展需要,适应“互联网+”时代需求,具有较强社会责任感、良好职业素养和国际视野,具备坚实的科学文化和艺术理论基础知识,具备摄影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及融合媒体领域的理论与技能,能在新闻出版、商业广告、文化宣传、网络通讯、融合媒体等宣传媒介、文化创意企事业单位从事摄影专业创作、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基础实、素质高、能力强、具个性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专门人才。目前,摄影专业分为新闻纪实摄影方向、商业摄影方向及融媒体影像方向三个柔性专业方向。
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课程有:美术基础、视听语言、构成、摄影技术与技巧、中外摄影史、摄影伦理学、摄影造型、数字图片处理、影视摄制基础、人像摄影、大画幅摄影、广告摄影、报道摄影与图片编辑、出版与数字输出、纪录片创作、微电影摄制、艺术品营销与策展、纪实摄影创作、商业摄影创作、融媒体创作及工作室课程等。
2.设计学类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与产品设计专业实行设计学类大类招生。学生进校后,根据学生专业特长、综合考评结果,按照学校相关规定进行双向选择,分两个专业方向分别培养。
(1)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创建于2002年,在校学生240多名。本专业办学目标明确、办学特色鲜明、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备齐全,通过多年发展,已建成为在国内有一定特色与知名度的本科专业。在国内标识设计教育领域有一定先发优势,是中国首个专注于标识设计领域的大学生竞赛——“金标奖”的创办机构。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同济大学林家阳教授为本专业的特聘教授。本专业拥有“省151人才工程培养人员”、“省三育人先进个人”等优秀教师组成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教师在意大利A设计大奖、德国红点设计奖、美国IDA国际设计奖、全国美展、全国设计“大师奖”等国内外重要奖项中多有斩获。2017学年,学生作品在各类竞赛中取得了全国级金奖1项、银奖8项、铜奖6项,省级金奖1项、银奖3项、铜奖7项。本专业鼓励教师将社会项目引入课堂,强调商业设计与艺术设计的结合,在项目化工作室制教学方面进行了多年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专业与TBWA、奥美、电通、DDB、正邦、东道、娃哈哈等国内外知名设计机构建立了稳定的联系,为学生的实习与就业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本专业还与国际名校芬兰阿尔托大学等国外高校开展了教学合作。
本专业培养能主动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科技与文化艺术事业发展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较强社会责任感、良好职业素养和一定国际视野,具备扎实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理论知识和设计技能,能在平面设计机构、广告设计公司、标识设计公司、文化艺术策划机构、互联网企业、出版社和各企事业单位从事平面设计、广告设计、导向标识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设计、新媒体设计、品牌形象设计等方面的工作,基础实、素质高、能力强、具个性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专门人才。
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课程有:专业导论、设计史、造型基础、构成基础、图形与图案、字体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展示设计、新媒体设计、导向标识设计、品牌策划与设计、专题设计、工作室课程等必修课程和主要选修课程。
(2)产品设计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本专业是国内较早开展影视衍生品设计的产品设计专业之一,设有影视文化衍生产品、民间艺术衍生产品两个柔性专业方向。
专业立足于浙江传媒学院影视传媒学科背景、桐乡地域特色文化,适应当代文化创意产业、数字内容产业的产品化衍生趋势,将影视、动漫、游戏、文物、传统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IP内容注入产品制造中,面向浙江省、长三角乃至全国的玩具、礼品、文具、旅游纪念品等制造业的需求。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产品设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应用能力,能主动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科技与文化艺术事业发展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有国际化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综合性的创新思维方式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将科学技术、人文艺术、社会科学、商业管理等因素综合考虑,具备产品设计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机构和科学研究单位从事文化创意产品创新设计、产品功能设计、产品造型设计、新产品开发、交互设计及相关的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设计、传播设计、环境与展示设计等领域的开发、研究、策划、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课程有:工业设计史、典型产品解析、产品手绘技巧、设计思维与方法、产品设计软件、产品设计工程基础、人机工程学、模型制作与工艺、设计制图、影视衍生产品设计、民间艺术产品设计、交互设计、产品快题设计、工作室课程等。
3.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成立于2002年,主要面向戏剧影视场景设计和戏剧影视人物造型设计两大领域,适时地填补了省内该专业的空白。本专业2014年被评为校级重点专业,并被广大师生誉为“传媒最具特色专业之一”。在2017年权威机构发布的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排名全国第八。本专业拥有中国金鸡奖获得者韩忠等一批优秀的双师型教师,建有“韩忠戏剧影视美术创作工作室”等影视美术设计工作室。
本专业主要培养能够主动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科技与文化艺术事业发展需要,适应“互联网+”时代需求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较强社会责任感、良好职业素养和国际视野,具备扎实的戏剧影视美术专业理论知识和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含场景设计、人物造型设计、道具设计以及后期特效)等方面的创作能力,适于在剧院剧团、电影厂、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互联网等行业和部门从事戏剧影视场景、道具、人物造型和后期特效创作、研究与教学工作的基础实、素质高、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人才。本专业分设“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与“人物造型设计”两个专业方向,以适应社会需求和学生的个性化培养需要。一年级,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实施统一的基础课教学;二年级,根据学生专业特长和学习情况,按照学校相关规定对学生进行综合考评和双向选择,分两个专业方向分别培养。
此外,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与韩国美容科学教育领域的知名专业院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学生可通过选拔以“2+2”方式进入韩国光州女子大学交流学习获取双学位。
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课程有:戏剧影视美术概论、戏剧影视人物造型概论、影视美术创作与体现、舞台设计创作与体现、影视前期概念设计、演艺化妆设计与体现、演艺服装设计与体现、电脑辅助设计、戏剧影视美术制图、特效化妆、时尚创意造型设计、现代发型设计与制作、毛发制作等。
4.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本科,学制四年)
浙江传媒学院与英国考文垂大学合作举办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是我校经教育部资格认定的首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见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http://www.crs.jsj.edu.cn/index.php/default/approval/detail/935,教育部予以资格认定的中外合作办学单位“浙江传媒学院与英国考文垂大学合作举办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该专业依托设计教育领域享有盛誉的英国考文垂大学的优质教学资源,培养具有扎实的服装与服饰设计理论基础和良好的设计技能,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宽阔的国际视野、良好的国际交流能力,熟悉国际服装与服饰设计理念和流行趋势,能在企事业单位和外企从事服装与服饰设计工作的基础实、素质高、能力强、具个性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教学由英国考文垂大学和浙江传媒学院合作完成,学生在浙江传媒学院完成四年学业。符合条件者将获得中方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证书、艺术学学士学位证书和英方艺术学学士学位。(详见项目简介)
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课程有:综合英语、服装造型基础、服装画技法、服装设计史、服装技术、职业规划、服装设计导论、服装市场考察、服饰配件设计、服装设计软件、视觉传播、广告学概论、服装工艺与制作、针织服装工艺、服装情境设计、中外时尚作品选读、服装摄影、服装设计、综合设计、服饰研究、服装市场研究、服装项目设计、服装营销、服装项目实践、服装产品实现、毕业设计、毕业实习、毕业展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