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苦读12年真心不容易,所以很多家长在帮孩子报考的时候,把“不浪费一分”当作执念来坚持,想来是可以理解的。但同样是不浪费一分报考,有两种操作方式,结局却完全不同,你想到过吗?
志愿填报“不浪费一分”报考2种操作,一种可能“滑档”,第二种可能上“天堂”,登上人生巅峰……
下面,我们就给大家剖析一下“不浪费一分”报考的两种操作方法,供大家报考时吸收借鉴,真心希望能够帮到2019年高考生和家长们。
第一种:“不浪费一分”选院校
很多考生和家长,把选大学放在第一的位置,认为大学重于专业,这也是一种真实的存在,无可厚非。但是,在此提醒大家,除非这所大学是行业顶尖,或985、211中的重本,否则可能并不值得你们用这种方法定位院校。
什么叫“不浪费一分”选院校呢?以湖南理科考生为例,假设2019年高考某考生省位次是5600名,那么在招生计划不变的前提下,这位考生怕浪费分数,选了以上院校作为报考目标。其中,前面的院校作为冲击目标,后面的院校作为主攻方向。
这种报考方法,表面看上去这么多大学问题不大,但有两种潜在的风险不可不防:一是即便成功踩线进档,大多情况下也只能走调剂专业;二是极有可能集体滑档,落入第二轮征集志愿。所以,踩线选大学的方式,强烈不推荐不建议。
第二种:“不浪费一分”选专业
现在大学的专业录取分数之间,分差很大。这也从侧面说明“不浪费一分”选院校的想法,本身可能存在严重问题。
报考的最高境界,就是压专业线录取。如浙江考生报考浙江师范大学专业录取最高分580,在浙江省对应最低位次是1581,为了不浪费分数,首先不建议2019年考生以高于这个位次的成绩来报考。1560名报考已经很亏了,除非你还想更亏。
由于大多数考生达不到这个分数和位次,所以我们把重点放在其他专业的选择上,来教大家这种操作方法。数据显示,2019年我们建议位次在1800名-2300名之间的浙江考生报考浙江师范大学。
由于平行志愿里的录取规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所以,我们可以任意冲击好专业,压着每个专业的最低录取位次报考,这样完全可以在“不浪费一分”的前提下,录取更“好”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