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2016年高考只剩最后8天,各高校陆续公布招生章程和招生专业目录,相比起其他途径,《招生专业目录》和《招生章程》是高校招生情况最直接的体现。家长和考生必须认真阅读这两个资料,它们是高考志愿填报最准确的参考。那《招生专业目录》和《招生章程》应该怎么用呢?小编这就来带大家看看,如何阅读这两本“红宝书”。
《招生专业目录》的四个要点
《招生专业目录》中包括招生高校的名称、院校代码、招生计额划、专业名称、专业代码、各专业招生计划等,要使好这份资料,需要注意四点。
一看科类。专业目录分艺术类、文史类、理工类三部分。除艺术类部分不分文理外,报考文科的考生只看文史类部分,理科考生只看理工类部分,科类不能搞错。某专业文理兼招,会分别刊登在文史类、理工类两部分中,不必担心遗漏。二看批次。专业目录按提前、本科一批、二批、三批、专科(高职)顺序排列,有的高校各批次都有招生计划,在填表时一定要看清楚所报专业在哪一批次,并填写到志愿表相应的批次中。
三看院校。在科类、批次已确定无误的情况下,查找所报院校。要注意,在专业目录中是以院校代码区分院校的,有些院校如北京大学,校本部和医学院使用不同的院校代码招生,在填报志愿时就要分别填报。
四看专业。看清专业名称、专业代码、计划数、学费和报考要求(如面试、限报语种、走读等)。要注意的是,专业目录公布的招生计划数是高校最终确定数字,考生填报志愿以此为准。
看懂了《专业招生目录》,家长和考生就可以着手准备志愿填报计划了。大家最关心的肯定是各高校具体专业的录取分数线,有了详细的专业录取数据报志愿才有底气。首先应该知道专业录取的最低分,最好也参考录取的最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