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所大学“逼迫”新生独立报到 从本周开始,首都高校迎来新生入学旺季。为了帮助“95后”孩子树立独立生活的理念,在京高校采取拉警戒线“隔离”家长、开通网上报到平台等多种方式,“逼迫”新生独立报到,并以此迈开大学独立生活的第一步。 清华:“物理隔离”家长 前天上午,烈日炎炎,清华迎来今秋第一批新生,共558人,其中包括清华“领军计划”学生300人。 从昨天起,这批新生开始接受为期三天的教育,了解清华大学的各项传统并熟悉在校的衣食住行。这批新生将在8月21日作为志愿者,迎接全体新生入学报到,还会在新生军训中协助辅导员和教官。 今年清华新生总数为3300多人,迎新主题仍为两个字“独立”。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在致新生的信中就提议:学生独立报到。学校也采取多项措施,挡住庞大的送学亲友团:前天,清华大学在报到大厅外拉起“警戒线”,并安排老师在门口提醒家长止步;在检录处,老师问新生的第一句话是“是不是自己一个人来的”。经统计,当天独立来报到的学生占到30.9%,共170余人。北京理科高考第一名、常在清华园吃饭上自习的朱宸卓对这里已是熟门熟路,当天,他的妈妈送他到校门口后就离开了,由他自己应付剩下的生活。 据清华大学学生工作部老师透露,在本周三,清华大学新生正式报到当天,校方还将采取更严格的措施,让家长和学生“物理隔离”两到三个小时:学生被要求独自完成从报到到入寝室全部流程,与此同时,清华将组织志愿者带领家长去休息区等候、参观校园景点或者观看学校宣传片,让大人们不插手新生报到。 报到不让家长代劳,首都师范大学也通过这种方式让新生开始大学独立生活。该校学生工作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新生在良乡校区入学,路途较远,且以北京生源为主,开车送行的家长很多。但入校后,老师会主动提醒学生,自己拿着通知单排队办理手续,不能让家长代劳,从这几年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都很配合。 专家观点 “独立报到”仅是开始 “独立报到”从入学第一步就提醒新生,以后的路,更多地要靠自己“自强自主自立”地面对。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这么多大学关注学生独立性培养,恰恰说明现在的学生独立性很差。这和我国的基础教育现状有关,在此前的十多年时间里,从幼儿园起,学生的前途都被老师和家长“包办”,他们缺乏自由成长的空间,甚至连衣服都不洗。现在的孩子缺乏独立意识,大学教育期间,“独立报到”仅仅是开始,还应该在接下来为他们提供自由选择的空间,让他们重视时间管理和自我管理,学会规划学业和人生,树立自强自主自立的意识。
相关阅读
52名“神童”低调报到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
南开大学“小新生”扎堆 26名大一生不满16岁
天津大学2013年交学费可用支付宝 暂不向本科新生开放
清华大学武林秘籍:生活学习娱乐交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