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文科生:学校重于专业,理科生:专业重于学校; 文科学生学的专业里,有很多是万能胶。比如中文专业,貌似毕业生做什么工作都能搭上边。但要真的黏住好工作,并不容易因为你会做的,理科生也会。但遇到技术性强的工作,文科生就不能做了。所以文科生在专业与学校之间的选择上,可以更偏重学校。在同等条件...
文科生:学校重于专业,理科生:专业重于学校;
文科学生学的专业里,有很多是“万能胶”。比如中文专业,貌似毕业生做什么工作都能搭上边。但要真的“黏住”好工作,并不容易——因为你会做的,理科生也会。但遇到技术性强的工作,文科生就不能做了。所以文科生在“专业与学校”之间的选择上,可以更偏重学校。在同等条件下,名校的牌子,可以更好地帮助你突围。
而学理科的同学,则应该更注重强势专业的选择。理工科的学科,专业壁垒相对高很多:有的专业知识,你会,别人轻易学不会,你的这个优势领域,别人就攻不进来。换言之,跟你抢饭碗的人就少。
填志愿前,务必搞清到底学些啥;
专业的名称,有时候并不能如实地反映出专业学习的实质,甚至可能会和专业名称南辕北辙。但是学校在其专业介绍中,并没有具体说明,这会造成很多考生“吃药”,并在随后的四年不甚煎熬——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社会的公共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