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已经结束了,接踵而来的就是志愿报考,考生需要在短短的十几天内选择好今后四年生活和学习的地方,这个困难可想而知,“选学校、专业还是城市”也成为了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中一个永恒的纠结的话题。
选个好学校,专业可能不理想,学个好专业,学校名气又没那么硬。那么怎样选择才能让自己的报考更加科学、风险更小呢?接下来将为您分析总结几种现行的高考观点,以供参考。
01追求高校层次,
完全忽视专业选择
状况说明:这种方案忽视专业选择,通常以院校最低分匹配高校,未考虑以后的专业和职业发展,以分数决定命运。选择好学校差专业是更注重大学的平台性和个人能力的综合发展,并且大学里可以转专业,毕业工作或者读研也可以改换行业。
□ 分析:该观点以高校平台及学生未来发展为出发点,认为个人发展能弥补差专业所带来的影响,这个在高考成绩极好的学生适用。现在社会无论就业还是考研、留学,本科毕业院校都会有很大影响,因此选择高平台是很有价值的。
普遍结论:能上985/211院校不上一般院校、能上本科层次院校不上专科院校。虽然现如今国家取消了985院校以及211院校的称谓,但目前在社会中已经形成一定惯性,需要国家的改革见成效才能慢慢褪去,因此带头衔的院校依然有优势。
□ 提醒: 不少院校没有头衔,但其实力以及就业形式不逊于985或者211院校,也应引起高度关注,如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中央办公厅直属)、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央共青团直属)、上海海关学院(海关总署直属)、中国民航大学(民航总局直属)等等大学。另外大学之路提醒考生大学转专业也应高度重视,一定在找准专业后再转,切莫盲目转专业。
02报考选择以专业为主、院校次之,
追随热门专业
状况说明:这种方案重视专业发展及就业形势,忽略院校层次影响。很多考生选择该方案更多是处于对今后就业形势的判断。
□ 分析:该观点以专业对应就业为第一出发点,认为依靠所学专业技能能很好的就业。但是很多考生选择该方案参考的最重要因素是今后就业的发展,而未考虑自身因素影响。该方案适用于一般院校的选择比较中,选择专业时更应考虑自身兴趣点和适学专业及适从职业,应综合就业趋势考虑。
□ 提醒:选择该方案是应注重个人兴趣,不能单纯的以就业趋势来判断,在判断就业趋势时应客观、长远,不能盲目跟随他人脚步,简单的认为热门就是好专业。
03一线城市都是好学校,
发展平台多
状况说明:这种方案认为一线城市或者大城市院校众多,都是好学校、好专业,宁可降低院校层次,报考冷门专业也要到一线城市求学。
□ 分析:该观点盲目追随一线城市脚步,认为一线城市都是好学校,盲目追随热门专业,未考虑行业发展趋势。根据专业报考热度选择一线城市求学不应一概而论,首先一线城市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