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个牵动着千千万万考生以及考生家长的名词,它对于考生的未来起着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除了努力拼搏,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志愿的填报是否科学合理也是高考能否充分发挥孩子人生跳板的作用的关键。
什么是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顾名思义,指的是考生填报时处于平等关系的几个志愿,最终投档情况取决于考生的分数高低。
全国90%以上的省份在本科批次,都是进行平行志愿的报考,其中各省市之间允许考生报考的院校和专业数量会有所差别, 需要视情况而定。
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的规则是怎么样的?
在了解了平行志愿的前提下,我们就要了解它相应的录取规则了。不管是平行志愿还是顺序志愿,我们首先第一步做的都是志愿的报考。报考结束之后,所有的报考信息会汇总到各省的招办,然后各省的招办再进行符合条件考生的工作。录取也是分阶段批次进行的,一般来说会按照以下的顺序进行:港澳台批次(零批次)→本科一批提前批→本科各批次→专科录取。其中,各省份的安排和不同时间节点上需要完成的工作不尽相同,望家长能够留意。
实际上在整个录取的过程当中,我们学生的档案一共会有几个状态,第一个状态叫作自由可投,也就是我们学生的这份档案随时可以投递到任意高校。只有自由可投状态下的档案才能够参加投档。第二个状态是预录取状态,当考试院把你的档案投递给某一所大学之后,该校接受档案但并未实际地录取该考生,这个状态就叫做预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