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专业与热门专业的不同选择,不管是读什么专业,都要慎防“冰火两重天”。
误区一:热情过度,高枕无忧;
热门专业,热门学校,热门地区,这个情况应该足以维持热恋的温度了吧?很多同学高考(微博)后就以为自己选了热门专业,再加上其他的附加条件,可以不用担心四年后的发展。这就大错特错了,要想让热度一直保持,除了以上分析的一些因素以外,外语能力、交流表达能力,甚至必要的机会都是很关键的。
明明自己性格内向,却选择了经管类等经常需要与人交流的专业;明明对语言类没兴趣,却选择了外语、新闻等专业,很容易造成厌学情绪,浪费四年。
再加上自己的定位出现问题,明明不知道自己的特点和适合的工作在哪里,却挑三拣四,白白错过了许多大好机会。一旦遭受打击,很容易信心全无,从热情转向冷漠。
误区二:冷门专业就一定冷热门专业就一定热;
有的人认为,读了历史、哲学等冷门专业,就一定找不到工作。其实从短期看,这些专业的学生很多只是不愿意就业,并不等于找不到工作。师范类院校的就业情况来看,基础学科的就业形势都很不错,而综合类院校如果统计两年以内的就业情况,大部分也都有了满意的工作。
所谓找不到工作,仅仅是暂时性的或者说是在自我调整阶段。而许多热门专业,在某一地区的某一行业或者部门可能已经是饱和,而连年的扩招根本无法保证学生的专业素质,许多学生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只能是“咫尺之间,无缘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