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图像信息、身份证号、姓名、性别、民族、实际就读学校、户籍等是考生身份确认、新生复查、学籍注册等的重要依据,各级教育考试招生机构和中学要按照规定的信息采集标准、资格审核要求,必须逐一核对考生身份,严防考生数据信息遗漏、张冠李戴,确保各类数据信息真实、准确、完整。报名工作结束后,相关信息不得擅自更改,逾期一律不予补报。
(五)严格规范进行资格审查
各级招委会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按照分工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进一步明确资格审核各环节的主体责任,将责任明确到岗,落实到人,坚决落实“谁主管、谁审查、谁签字、谁负责”的工作制度。各县(市、区)级教育考试招生机构和学校在报名期间须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接受社会监督,并指定专人负责及时处理。报名结束后,教育部考试中心及省教育考试院将对所有报名数据进行重复和违规报名情况筛查,凡弄虚作假、骗取报考资格或照顾政策资格的考生,一经查实,要依法依规取消其当年考试和录取资格,并将违规事实记入考生电子诚信档案。对资格认定、审核部门主要负责人、经办人等相关人员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在报名过程中为考生出具虚假报名材料和虚假证明材料、组织或参与高考移民活动、买卖户籍学籍等行为的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在调查核实后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触犯法律的要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单位负责人因渎职、失职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其领导责任。
(六)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各地要坚持把广大考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及属地疫情防控要求,科学制定普通高考报名各环节的工作方案,强化防控措施,严格工作流程,要提前公布高考报名现场确认时间、报名确认地点和方式及防疫措施等有关要求,确保2023年普通高考报名工作平稳、安全、有序、高质量完成。
点击下载:附件1-6.doc